---
长弓短度箭,蜀马临阶骗。
去贼七百里,隈墙独自战。
甲仗纵抛却,骑猪正南窜。
——张元一《嘲武懿宗》
武懿宗,武则天的侄子,历史上的“反面人物”。公元697年,契丹起义,武则天任命武懿宗为神兵道行军大总管,派他领兵20万去平叛。然而,这位大总管却成了笑话的代名词。他手持长弓,箭射得短得让人发笑,骑着最快的马,却连下台阶都不敢。他距离敌人还有七百里远,却因害怕而匆忙撤退,最终在敌人未至之前,自己就先崩溃了。
张元一作诗嘲笑他的胆小与无能,生动地描绘了武懿宗的软弱可笑。诗中的“手拿长弓,箭却射不远”,形象地表达了武懿宗一无是处的战斗力;“骑着最快的属马,却不敢下台阶”则更突显了他的胆小。最终,他竟骑着猪逃跑,令人啼笑皆非。这段历史,真是令人叹为观止,倒是让人想起了《笑林广记》中的那段:初学文艺,三年不中;改习武艺,发矢不中;后来学医,也有了些成就——连自制的药方都喝下了,最终死于“药毒”。
---
鸡叫一声撅一撅,鸡叫两声撅两撅。
三声唤出扶桑日,扫尽残星与晓月。
——朱元璋《金鸡报晓》
朱元璋,大明的开国皇帝,出身贫苦,但他仍然沉浸在附庸风雅的气氛中,手写的诗词近150首,虽然比不上乾隆帝一生创作4万多首诗的成就,但他的诗也有趣味十足的地方。这首《金鸡报晓》看似描写鸡鸣,但细细一想,却又让人忍俊不禁。
公鸡打鸣时,尾巴随着叫声一翘一翘,第一声叫得时候屁股翘一下,第二声叫时又翘一次。而到了第三声,天边的太阳就升起了,曙光扫尽了夜空中的残星和月亮。这种写法,既有趣,又有点生活化,甚至让人想到早晨看到公鸡叫的情景,简单的描写却带着温暖的气息。
---
家长自饮酒,举家一时醉。
失火烧故宅,运水沃空地。
水火当头发,三灾一时起。
空中鸠鸽舞,骡来助放屁。
因中无好花,结果亦天理。
——庞蕴《诗偈》
庞蕴,唐代的禅僧,因他为禅门贡献巨大,被誉为“白衣居士第一人”。他的这首《诗偈》写得极为荒诞,仿佛在讽刺一些不知自重的家庭。诗中的“家长自饮酒,举家一时醉”,表现出这个家庭一同饮酒到醉,最后竟酿成大祸——失火烧毁了家园,而救火过程中,运水反而淹了房子。最让人忍不住笑的,是“空中鸠鸽舞,骡来助放屁”,天空中飞翔的鸽子和胡乱跑来的骡子,仿佛都在嘲笑这无序的家。
但诗人最后却语重心长地写道:“因中无好花,结果亦天理。”意思是,一家人若不和睦、不能互相照应,结果自然会自食恶果。家和万事兴,人生若能少些疏忽,少些自私,或许就能避免许多灾难。
---
一片两片三四片,五六七八九十片。
千片万片无数片,飞入梅花都不见。
——郑燮《咏雪》
郑燮,号郑板桥,是清代的书画大家,也是“扬州八怪”的重要成员。他的生活困苦,却始终保持着傲骨与风范。这首《咏雪》在初看时似乎是一首打油诗,但细读其中,意境却极为深远。
“飞入梅花都不见”,是诗的高潮部分,描写了雪花纷飞而落入梅花丛中,几乎看不见它们的身影。这个画面给人一种极为纯粹的美感,像是梅花与雪争辉。事实上,郑板桥在写这首诗时,正值贫困潦倒,身着破衣前去拜访两位擅长诗书的风雅兄弟,却因身形邋遢而被冷眼对待。通过这首诗,他借雪梅之争,表达了自己的坚持与不屈。
后来,两位风雅兄弟对他有了更深的理解,终于敬佩他的为人,结下了深厚的友谊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